交通事故現(xiàn)場照片規(guī)范要求有哪些?
交通事故現(xiàn)場照片規(guī)范要求有照片要清晰;要體現(xiàn)現(xiàn)場的地理位置、現(xiàn)場與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拍攝現(xiàn)場局部照片時,宜圍繞現(xiàn)場重要局部,采用多向拍攝法拍攝;關鍵的物件要重點拍攝。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照相可分為:方位照相、概覽照相 、局部照相、元素照相、細目照相、比對照相。
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照相是現(xiàn)場勘查的組成部分,是交警部門利用攝影的方法,對交通事故現(xiàn)場、車輛、人體及痕跡、物證等依法進行的記錄活動,是固定、記錄交通事故有關證據材料的重要手段。
一、方位照相的拍攝內容、要求、方法 方位照相是指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的地理位置及現(xiàn)場與周圍環(huán)境相互關系的專門照相。
1、方位照相的拍攝內容如下:a) 現(xiàn)場的地理位置、現(xiàn)場與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b) 現(xiàn)場地理位置的固定標識物,包括標志牌、里程碑、燈桿、橋梁以及醫(yī)院、學校、商店等標志性建筑物;c) 現(xiàn)場周圍環(huán)境,包括街道、隧道、橋梁、山體、懸崖、溝渠、涵洞、河流、植被等;d) 現(xiàn)場周圍交通設施,包括道路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交通監(jiān)控設備等;e) 現(xiàn)場道路的形態(tài)特征,包括路口、路段、車道數(shù)量、視距、坡度、曲度等。
2、方位照相的拍攝要求a)、拍攝時取景范圍應能反映出現(xiàn)場與現(xiàn)場地理位置標識物、周圍環(huán)境、周圍交通設施的相互關系和道路形態(tài)特征。b)、現(xiàn)場位于路段,應沿道路走向相向拍攝,視角盡量涵蓋現(xiàn)場所有車道,并反映是否彎道或坡道。c)、現(xiàn)場位于路口,應沿道路走向從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方向對現(xiàn)場及周圍環(huán)境進行拍攝,視角覆蓋整個路口范圍。
3、方位照相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攝:a) 現(xiàn)場位于路段,縱向范圍較大時,可將機位設置于道路中心線(軸線)上,采用直線連續(xù)拍攝法拍攝;b) 現(xiàn)場位于路口,可采用多向拍攝法或回轉連續(xù)拍攝法拍攝;c ) 宜采用標準鏡頭拍攝,光圈不大于F8;d ) 有條件的,可將機位設置于較高地點,進行俯拍。
二、概覽照相的拍攝內容、要求、方法 概覽照相是指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全貌及道路交通事故元素宏觀相互關系的專門照相。
1、概覽照相的拍攝內容如下:a) 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全貌;b) 現(xiàn)場的道路交通事故元素。
2、概覽照相的拍攝要求a)、視角應覆蓋全部現(xiàn)場元素,盡量避免現(xiàn)場元素之間相互遮擋,并能反映道路交通事故各元素之間的宏觀位置關系。b)、現(xiàn)場位于路段的,應結合道路走向或車輛行駛軌跡進行相向拍攝,視角涵蓋現(xiàn)場所在車道。c)、現(xiàn)場位于路口的,應沿道路走向從三個或三個以上不同方向進行拍攝,視角涵蓋路口區(qū)域。
3、概覽照相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攝:a) 現(xiàn)場位于路段,可采用相向拍攝法拍攝;b) 現(xiàn)場位于路口,可采用多向拍攝法拍攝;c) 現(xiàn)場范圍較大,可從相對方向分別采用直線連續(xù)法拍攝。
三、局部照相的拍攝內容、要求、方法 局部照相:反映部分道路交通事故現(xiàn)場范圍內道路交通事故元素位置關系的專門照相。
1、局部照相的拍攝內容如下:a) 交通事故現(xiàn)場的重要局部;b) 現(xiàn)場的道路交通事故元素。
2、局部照相的拍攝要求a) 應能反映道路交通事故元素間相互關系。b) 選擇適當拍攝角度,避免被拍攝主體相互遮擋。c) 有地面痕跡突變點的,應拍攝路面痕跡突變點與道路交通事故元素之間的關系。d) 拍攝路面輪胎痕跡與車輛位置關系時,應將機位設置于痕跡起點處,視角應覆蓋痕跡起點和車輛位置的空間區(qū)域,照片應能盡量反映痕跡的起點、止點、突變點和走向。
3、局部照相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攝:拍攝現(xiàn)場局部照片時,宜圍繞現(xiàn)場重要局部,采用多向拍攝法拍攝。
四、元素照相的拍攝內容、要求、方法 元素照相:反映道路交通事故元素的外觀、狀態(tài)的專門照相。
1、元素照相的拍攝內容如下: 人(尸)體的拍攝內容如下:a) 人(尸)體在車內或車外所處位置;b) 人(尸)體姿態(tài);c) 人(尸)體全貌及頭面照;d) 人(尸)體衣著。
車輛的拍攝內容如下:a) 車輛在現(xiàn)場的位置和狀態(tài);b) 車輛外觀特征。
道路設施的拍攝內容如下:a) 現(xiàn)場的交通標志和交通標線;b) 現(xiàn)場被撞的交通設施。
現(xiàn)場地面痕跡的拍攝內容如下:a) 地面輪胎痕跡,包括拖印、側滑印、滾印、壓印等;b ) 人體在地面上的痕跡;c) 地面其他痕跡,包括車體、車輛部件或物品在地面形成的痕跡。
散落物和血跡的拍攝內容如下:a) 散落物,包括車輛部件、物品等;b) 血跡和人體組織。
其它與事故有關的物證包括被撞的動物、樹木、房屋等。
2、元素照相的拍攝要求 人(尸)體拍攝要求如下:a) 應先標劃人(尸)***置,再進行拍攝;b) 死亡兩人以上的,應先對尸體進行編號,再拍攝;c) 應反映人(尸)體所在現(xiàn)場位置、姿態(tài)和衣著情況;d) 應反映人(尸)體體表及衣著表面的破損、痕跡、血跡、附著物等位置關系。
車輛拍攝要求如下:a) 應反映車輛位置和狀態(tài);b) 應反映車輛外觀,包括車體、輪胎、號牌、燈光和附加物等;c) 應反映車輛破損變形情況。
道路設施拍攝要求如下:a) 應反映現(xiàn)場道路交通標志全貌、交通信號燈、交通標線;b) 應反映被撞設施的整體狀態(tài)和受損部位。
地面痕跡拍攝要求如下:a) 應反映痕跡的起點、止點、突變點和走向;b) 痕跡與背景反差小時,在確保不污染痕跡的條件下,可用粉筆標畫痕跡外廓;c) 被拍攝元素不小于畫面的2/3。 散落物和血跡的拍攝要求應反映散落物和血跡的位置、方向和形態(tài)特征。
3、元素照相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攝:a) 拍攝尸體全身照時,應采用中心垂直拍攝的方法,持相機站于尸體一側,保持相機鏡頭與尸體所在平面基本垂直,使人(尸)體不小于畫面的2/3;b) 拍攝面貌照時,應以鼻尖為中心,相機垂直于面部拍攝,記錄面貌特征及附著物和傷痕情況;c) 拍攝多輪車輛時,應以相同高度、相同距離沿車輛對角線相對方向各拍攝一張;d) 拍攝兩輪車輛時,應在垂直于車體兩側的中心位置各拍攝一張;e) 車體損傷變形較大的,可選取能反映車輛損傷變形情況的位置拍攝。f) 拍攝較大面積痕跡和散落物時,可持相機站于痕跡或散落物起點一側,朝痕跡止點或散落物拋灑方向,保持相機水平拍攝,使被攝元素不小于畫面的2/3;g) 拍攝較小面積痕跡和血跡時,應采用中心垂直拍攝方法。
五、細目照相的拍攝內容、要求、方法 細目照相:反映道路交通事故元素局部細節(jié)、物證及表面痕跡特征的專門照相。
1、細目照相的拍攝內容如下: 人(尸)體痕跡拍攝內容如下:a) 衣著表面破損、刮擦、輪胎花紋等痕跡;b) 衣著或體表的油脂、泥土、漆、橡膠等附著物;c) 體表傷痕。
車輛痕跡和部件狀況拍攝內容如下:a) 破損、變形、缺失的具***置、形態(tài);b) 擦劃痕跡的位置、形態(tài);c) 附著物的位置、形態(tài)、顏色,包括血跡、毛發(fā)、人體組織、纖維、指紋、掌紋及鞋印的位置及形態(tài)等;d) 輪胎的花紋形態(tài)及輪胎破損痕跡;e) 車內物品,包括鞋、包等;f ) 車內部件狀態(tài),包括方向盤、儀表盤、燈光及雨刮器開關、檔位、駐車制動器、座椅、安全帶、氣囊、車載衛(wèi)星定位裝置和行駛記錄儀等。
地面痕跡拍攝內容如下:a) 車輛輪胎痕跡的起點、突變點、止點、花紋形態(tài)和尺寸等;b) 車體在地面遺留痕跡的起點、突變點、止點、花紋形態(tài)和尺寸等;c ) 人體在地面遺留痕跡的起點、突變點、止點、形態(tài)和尺寸等;d ) 地面其他痕跡的起點、突變點、止點、形態(tài)和尺寸等;e ) 散落物上附著痕跡的形態(tài)、尺寸;f ) 血跡的形態(tài)、尺寸。
2、細目照相的拍攝要求a) 應貼放比例尺,比例尺的貼放和選擇應符合GB/T 23865-2009中的3.4、3.5的要求。b)應清晰反映痕跡、損傷、微量物質的形態(tài)、顏色、質地和比例尺刻度。c ) 被拍攝主體應不小于畫面的2/3。d ) 弱光條件下拍攝,可使用輔助光源。
3、細目照相宜采用下列方法拍攝:拍攝細目照應采用比例照相方法,保持鏡頭與痕跡面垂直,使比例尺與取景器一側邊框平行;單幅畫面無法反映完整時,可采用直線連續(xù)拍攝法,拍攝時相鄰兩張照片應有重合部分,重合部分應避開主要痕跡損傷位置。
六、比對照相的拍攝內容、要求、方法 比對照相:反映造痕體和承痕體接觸部位和接觸方式的專門照相。
1、比對照相的拍攝內容如下:經勘查確定的承痕體與造痕體,應拍攝比對照片,拍攝內容如下:a) 車輛與車輛的接觸部位和接觸方式;b) 車輛與固定物(樹、線桿、護欄等)的接觸部位和接觸方式;c) 車輛輪胎花紋與地面輪胎花紋的比對;d) 車體痕跡與地面痕跡的比對;e) 人體及衣著痕跡與車體痕跡、地面痕跡的比對;f ) 整體分離痕跡的比對。
2、比對照相的拍攝要求a)、應確認痕跡對應關系,分析判斷承痕體與造痕體的接觸部位和接觸方式。b)、應垂直于痕跡所在平面,分別拍攝承痕體與造痕體接觸部位的細目照片。c)、有條件的,應按接觸方式擺放造痕體與承痕體,拍攝兩者的關系照片。
綜述,交通事故現(xiàn)場照片的內容大多能反映事故的成因經過結果,因此大都由專門交警人員進行拍攝。因此在遇見大型交通事故時及時報警撥打求救電話后不要隨意走動,更不要觸碰事故車輛,這樣會導致事故現(xiàn)場環(huán)境被破壞,后期交警人員尋找證據較為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