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華碩推出了 Zenfone 4、5、6 三款機型,將價格下潛到了千元以內,其中主力機型 Zenfone 5 以 799 的價格與國內一種機型短兵相接。從產品上來看,這款手機與競品相比并不遜色,在許多方面還有不錯的表現(xiàn),不過由于華碩手機尚屬起步階段,這款手機在國內銷售并未顯現(xiàn)出爆發(fā)的趨勢,反倒是在東南亞、印度和臺灣主場等地大受歡迎。
今年的 Zenfone 2 是華碩推出的迭代機型,觀念上倒有所改變,不再聚焦在千元機以下市場,也沒有多個尺寸可選,而是以高配低價為賣點,正兒八經地想要開拓起內地市場,所以從配置和價格之比來看,顯得比較有誠意,也是打出了“性能怪獸”的旗號。
不過我們關注手機的體驗已經不局限于性能和參數(shù)一個參考點,畢竟不服跑個分的智能手機蠻荒時代早已過去,我們需要考慮更多的東西。而 Zenfone 2 這款機器也是一款頗為“異端”的機器,有很多地方需要厘清。
提起英特爾在智能手機上的合作,我首先想到的是聯(lián)想早期的 K900,這款由科比代言的手機可以說是當時聯(lián)想設計的巔峰之作,也因《北京遇上西雅圖》電影而火了一把,不過也很遺憾,由于英特爾芯片比較難調校,加上一些 x86 架構的“原罪”,這款機器還是存在有很多短板。
到了 Android 5.0 之后,Google 從系統(tǒng)上就對 x86 和 ARM 沒有區(qū)別對待,英特爾帶有原罪的芯片也得到了救贖。這可以說是英特爾的一個福音,Z3580 這款芯片也成為英特爾和 Android 合作的一個代表性作品,在 Android 平板中被廣泛使用,包括諾基亞的再出山之作 N1 平板。
技術架構方面,Atom Z3580 采用四核四線程設計,主頻達到 2.3GHz,全新亂序執(zhí)行 Silvermont CPU 架構。但是 GPU 圖形核心沒有使用自家核顯 HD Graphics,而是升級為 PowerVR G6430,頻率提升到了 533MHz。內存支持 LPDDR3-1066,最大容量 4GB 以及 256GB 存儲。
從安兔兔跑分性能上來說,這款芯片要略強于高通驍龍 801,而略遜于霸占榜首許久的 MTK 6595,大致和高通驍龍 805 相當,當然,因為推出時間緣故,高通驍(燒)龍 810 和三星的 Exynos 7420 就走在前面了。
在能耗平衡上,Atom Z3580 上的 Turbo 加速更加智能,處理器內有了自己的功耗控制單元,它可以監(jiān)控處理器的發(fā)熱情況,動態(tài)處理 SoC 芯片內的各個電路的功耗分配,如果需要最高性能,那么處理器就會進行 Turbo 加速超頻。
至于 GPU 部分 PowerVR G6430,它支持 DirectX 11.1、OpenGL 3.x/4.x、OpenGL ES Halti 3.0、OpenCL 等標準技術。更直觀一點兒的說,這顆 GPU 就是蘋果 A7 處理器采用的同款,不過當時 A7 處理器是 28 nm 工藝,現(xiàn)今 Z3580 搭配的 PowerVR G6430 則被改造成了 22 nm,理論上能耗表現(xiàn)會更出色。
雖然是 13 年底到 14 年初最為出色的 GPU,不過時間過去了 1 年,最強之名也已經讓出,不過 PowerVR G6430 的圖形性能仍可算作強者之一。
性能上這款芯片其實沒有值得苛責的地方,沒有冠上第一的稱號,不過還是整體處于第一集團軍,這對于一款售價 2000 元以下的設備來說足以夠用。
另外,另一款跑分軟件 PCMark Android 版則給這款機器更高的評價,在所有 Android 設備,包括平板電腦中,Zenfone 2 的性能僅次于 Nexus 9,排在總榜第二,三星 S6 和小米 Note 頂配版都在其后。
也就是說如果非要說“不服跑個分”的話,在安兔兔上這款手機表現(xiàn)處于第一集團,而在 PCMark 上,Zenfone 2 就位于榜眼位置。
如果要展望英特爾在移動芯片上的前景的話,Atom 接下來會用上 14nm Airmont 架構,其核心面積比目前在用的 22nm Silvermont 架構要小 64%,從賬面上看,Atom 在移動端逆襲的日子就在眼前,多年的工藝優(yōu)勢就快惠及移動芯片了,一直支持英特爾的華碩也是看到曙光。
之所以談了這么多關于英特爾芯片的問題,一是為了打消過去 x86 芯片帶來的慣性思維,二是引入另外一個老生長談的話題:兼容性。
Atom Z3580 芯片性能可堪大用,而且 Android 5.0 開始一視同仁,兼容性怎么樣?
經過長達兩個月的使用,用了工程機和現(xiàn)在的量產機,先后更新了多個固件,發(fā)現(xiàn)影響兼容性的,其實主要是 Android 5.0 這個系統(tǒng),而不是 Atom Z3580 這款芯片。好在經過不斷地固件更新和優(yōu)化,現(xiàn)在 Zenfone 2 對于應用的兼容已經不是問題了。
Android 主流的大型游戲中,《部落沖突》、《植物大戰(zhàn)僵尸 2》、《極品飛車:熱血追蹤》、《天天酷跑》、《保衛(wèi)蘿卜 2》,還有一眾騰訊系的手游都能流暢運行,我自己長玩的《天下 HD》也沒有問題,而之前有論壇網友反映的《全民突擊》卡頓現(xiàn)象得到解決。至于微信、微博、大眾點評、網易云音樂這些大眾應用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使用中遇到了一個問題則是默認應用商店下載的 Chrome 無法打開,用戶需要下載 x86 的 Chrome,而 UC、獵豹、歐朋瀏覽器則沒有問題,QQ 瀏覽器有專門的 x86 版本。
在工程機階段,x86 和 Android 5.0 確實給 Zenfone 2 的兼容性帶來了一些問題,后來到我手上的這款量產機上,自己測試的一些常用游戲和日常應用兼容已經沒有什么問題,而瀏覽器方面,部分無所謂處理器架構,而有些則需要下載專門的 x86 版本,其實也不算太高的門檻,不至于逼迫用戶改換瀏覽器。
開門見山說了一個外界最關注,也是誤解最多的問題,還是回到常規(guī)套路,來看一下手機的外觀方面。到我手中的兩臺機器都是紅色后背,黑色面板。坦白說我個人其實并不喜歡紅色,不過 Zenfone 2 騷氣的紅色后蓋卻有一種赤裸裸“勾引”的意味。
所謂悶騷男遇上明騷手機,說有一點兒心動也不為過,畢竟市面上采用這樣明艷顏色的手機并不多,印象中之前 HTC One M7&M8 有類似的紅色款。從外觀質感上看,我當初以為后蓋是金屬拉絲材質,摳開后蓋之后拿在手上才發(fā)現(xiàn),雖然金屬質感很強烈,但是另一面和重量,以及彈性告訴我,這是一塊塑料。
在塑料工藝處理上,Zenfone 2 做得不錯,背部完全拋棄了塑料的廉價感,金屬拉絲顯然觀感更佳,尤其是有明亮光線的時候,金屬光澤要比塑料更為耀眼,也會比 iPhone 的極細鋁合金磨砂后背閃亮。
不過在售的 Zenfone 2 不止騷紅色一種后蓋,想要低調一點兒還有黑白灰金可以選擇。
因為機身邊緣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弧線處理,側邊厚度僅有三四毫米,這樣的厚度下,加上后蓋還是可拆卸處理,所以把音量鍵和電源鍵放在側邊的難度比較大,放了之后估計美觀度也會受影響。因此,Zenfone 2 的音量鍵和電源鍵分別安排在了背部和頂部。LG G3 之前也是這種處理,由于機身尺寸的關系,音量鍵尚可方便使用,按鍵上的同心圓紋路給手指的指示也很明確,不會存在難以操作的情況。但是位于機身頂部的電源鍵就在正常握持的時候難以觸及,想用電源鍵鎖屏很是別扭。作為解決辦法,Zenfone 2 添加了雙擊屏幕熄屏亮屏的功能,所以電源鍵放在頂部也就不那么不可接受,一般也就只有操作頻率很低的開機關機會用到。
按鍵位置的重置讓 Zenfone 2 的側面非常簡潔,唯一的突兀之處就是方面開后蓋的缺口,邊緣弧度處理則讓這部手機的握持感覺上佳,絲毫不硌手,170 克的重量與同屏幕尺寸的 iPhone 6 Plus 相仿,算是輕微墜手,不過防滑和握感方面比 iPhone 6 Plus 要好一些,抵在手掌上的右下角處理圓潤,握在手中比較踏實。
背部看到的還有一組雙色溫閃光燈,和較大的 1300 萬攝像頭,這是可見的,不可見的部分則是 NFC 模塊。在 2000 元以下(低配版 1299 元,中配版 1699 元,頂配版 1999 元)設備中,雙色溫閃光燈和 NFC 都還是比較良心的額外配置。
好評給了背部,Zenfone 2 的正面就平淡許多了,雖然有 72% 的屛占比,但是 Zenfone 2 的正面還是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首先就是邊框寬度。因為正面是一整塊大猩猩三代玻璃面板,沒有其他機巧的處理,使得原來中規(guī)中矩的邊框寬度顯得略微寬廣。這一點上,樂視手機等產品耍的小聰明就值得借鑒了。
手機正下方是華碩一直采用的同心圓紋路部分,這部分其實沒有任何功能意義,只是為了顯示華碩的獨家設計語言而已,隨著光線的轉動,同心圓部分也有光線流轉的效果。
三個實體按鍵構成 Zenfone 2 的第二個下巴,可以這么說,手機下巴這個東西,兩個真的就是最多的了,像 HTC 那樣確實會影響觀感,所以 Zenfone 2 的雙下巴屬于可以接受的范圍,而且以 Zenfone 2 的屏幕尺寸和設計,要把下面的同心圓部分去掉的話,整個手機就成了矮胖子了。使用實體按鍵不一定受 Android 原教旨主義者歡迎,不過節(jié)省了屏幕顯示空間。鍵位倒是符合原生 Android 規(guī)范,從左至右分別是返回、Home 和多任務。這三個按鍵也存在著一個槽點:沒有背光。
作為全球首款 4 GB 內存手機,Zenfone 2 在發(fā)布之初還是吸引了不少目光的。目前市面上主流 Android 多是 2GB 內存,旗艦是 3GB,配有 4GB 內存的手機目前僅有寥寥數(shù)款。
在當初對話華碩 CEO 沈振來的時候,他談到了為何要配上 4GB 的大內存:
“到了 Android 5.0 時代或者之后,2GB RAM 空間也會顯得不夠,所以 3GB 會剛剛好,Zenfone 2 配上 4GB RAM 視為了讓手機跑得更順暢和安全一點,4GB RAM 可以讓用戶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手機,不用擔心內存不夠用。
而 Android 5.0 系統(tǒng)上對 64 位處理器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和優(yōu)化使得原來在之前版本上無法發(fā)揮全部效能的 64 位處理器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間,讓 4GB 乃至更高的內存成為未來必然的趨勢?!?
并且,由于 Android 的后臺機制,而當后臺程序占據太多內存時,比如占據了 1.5 GB 后,一些后臺進程就會被“踢”掉。而在 2GB RAM 手機上,內存剩下不到 500 MB 是經??吹降氖虑椋吘鼓壳暗南到y(tǒng)資源占據得越來越多了。而這個不斷“踢”掉的過程其實是耗電并占用 CPU 的。
所以,沈振來和華碩的采用 4GB 內存的邏輯有二:一是讓用戶不擔心內存不足,二是緩解 CPU 壓力,改善耗電和發(fā)熱。
在小內存的時代,Android 用戶養(yǎng)成了殺進程的習慣,以為這樣能夠節(jié)省電量,而 4GB 內存則可以讓 Android 用戶扔掉這個習慣。經過我一次殘暴的測試,將手機非預裝應用全部打開,大約 30 多個應用,其中還有幾個中型游戲,此時內存還剩余約 1.1 GB,這意味著其余量還有很大,再開幾個應用也完全沒有問題。
說到 4GB 內存,小米 Note 4 也是 4GB 內存手機,不過 MIUI 本身就比較占內存資源,在常態(tài)下,我手上的小米 Note 頂配版系統(tǒng)就大概占據了接近 2GB 的內存,可用內存為 2GB 多一點。Zenfone 2 的系統(tǒng)就沒有那么占據內存資源,一般會有 2.7 GB 的可用內存。
至于在耗電量上的表現(xiàn),4GB 內存能有多大貢獻就沒法確切知道了。
相比于國內的 MIUI、Flyme、Emotion UI 等等國產 Android ROM,Zenfone 2 采用的 Zen UI 提供的體驗和邏輯其實更接近 Android 原生。前面說到的三個功能鍵的布局和 Android 原生一樣,這只是一個小方面。
桌面和應用抽屜的二級設置如今在國產 Android 里面已經不多見了,Zenfone 2 在這方面保留了 Android 原生的樣式。
狀態(tài)欄下拉菜單也是二段式,支持屏幕任意位置下拉,第一次下拉是通知信息,再下拉一次則是快捷方式,上拉界面則是管理主畫面。
除了一些操作邏輯向 Android 原生看齊之外,Zen UI 也繼承了 Android 5.0 的流暢,可以說,Zenfone 2 是目前最流暢的 Android 手機之一。以后再有人說 Android 卡頓的話,除了把這兩代 Nexus 手機拿出來,用 Zenfone 2 來證明 Android 的流暢性也是不錯選擇。
接近原生并不等于原生,Zen UI 在原生的基礎之上也添加了一些接地氣的功能。簡易模式、兒童模式和單手模式已經不新鮮了。
屏幕顯示模式有平衡、護眼和鮮艷模式,更細致地還有自定義模式,用戶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效果,三星式的濃郁,或者蘋果式的本真都可以調試。不過這塊屏幕仍有一個歷史遺留問題,跟上代 Zenfone 一樣,Zenfone 2 的屏幕亮度仍然不夠高,日常使用沒什么問題,不過需要用到高亮度的時候,比如夏天室外陽光下,屏幕視覺效果就打折扣了。
關于 Zen UI,無功無過是一個比較恰當?shù)谋扔?,設計上并未顯現(xiàn)出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也沒有一些反人類的東西,一些小細節(jié)還算體貼。
哦,對了,Zen UI 還自帶應用權限管理,對于一些國產無節(jié)操應用來說,這個功能頗為有效,限制他們在后臺自啟,上傳數(shù)據,喚醒其他應用也是節(jié)電省流量的途徑。
與平淡的 UI 對比,Zenfone 2 的拍照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整體素質保持得不錯,在 2000 元檔次的價位中,表現(xiàn)相當優(yōu)異,相機啟動速度,對焦速度,測光等基礎方面沒有什么可挑剔的,一個小缺陷可能不相機本身,而是屏幕素質上,所以在取景和看照片的時候,會感覺略微糊一點,但如果放在電腦上看的話,效果會好一些。所以在屏幕素質帶來的直接觀看方面,iPhone 或者三星高端會占據一些優(yōu)勢。
在陽光比較充足的情況下進行日拍,這款手機完全可以勝任。不過由于最近廣州處在雨季,光線條件不佳,如果不下雨的話,室外又是暴曬,所以很遺憾沒有太多的日常樣張。
在此之前,華碩和攝影師合作,讓攝影師拍了一些室外樣張,這里就選取一些出來,需要說明的是,還是那句名言,攝影的真諦不在于器材,而在于人,當我第一眼看到下面的樣張的時候,懷疑華碩是不是跟某些廠商一樣,用單反樣張來代替,不過查看了 EXIF 信息之后確認還是手機拍的。
當然,以上是攝影師的作品(估計還是手動模式),僅供說明手機拍照的潛力,不代表我的拍照水平。一般的手機用戶也就是自動模式,頂多 HDR 一下。
這組對比中 iPhone 的表現(xiàn)有些奇怪,原本畫質應該純凈的 iPhone 卻鋪滿了彩色的噪點,相比之下,Zenfone 2 的噪點控制反而好那么一點兒,更詭異的 Zenfone 2 的 ISO 為 520,iPhone 的 ISO 為 800,而且二者曝光時間相近,但 Zenfone 2 卻有些過曝的狀況,而 iPhone 對光源的控制會好那么一點兒。剩下的就是二者色調的差別,iPhone 明顯偏黃偏暖,而 Zenfone 2 則偏白偏冷。
這組樣張中,Zenfone 2 的綠色顯得更為油亮,不過邊緣畫質弱化有些明顯,而 iPhone 整體色澤要更為忠實原來的顏色。
在同樣開啟了 HDR 模式之后,可以看見 Zenfone 2 的表現(xiàn)要更好一些,廣州塔紋路和對比更為明顯,樹葉也能看出一些綠意,而 iPhone 的廣州塔顯得晦暗,樹葉顯示出來也是黑色。但是因為 HDR 的效果,Zenfone 2 天空中的烏云也顯得明亮一些,不及 iPhone 的寫實。
這組同樣是 HDR 模式,類似問題依舊存在,iPhone 樣張中的墻體磚塊輪廓并不明顯,而 Zenfone 2 的樣張墻面則細節(jié)較為明晰,不過在天空的刻畫上,還是 iPhone 更為討喜。
這組對比中,iPhone 的天空顯然過曝了,回去查了一下 ISO,居然發(fā)現(xiàn)飆到了 8000,好吧,第一次遇到 iPhone 自動模式測光這么不準的時候。至于 Zenfone 的天空就好一些,不過看起來是我的手抖了一下,呈現(xiàn)出油畫的不真實感。(其實這是一組成像失敗的教材)
這里 iPhone 的老問題出現(xiàn)了,拍紅色的時候容易過飽和,不過 Zenfone 2 貌似也承襲了這一特色。二者的主要差別還在綠葉上,iPhone 偏向綠一點,而 Zenfone 2 則仍要顯黃一些。
除了 HDR 表現(xiàn)不錯之外,Zenfone 2 一直主打的還有 Pixel Master 技術,簡言之,就是把四個像素合成一個像素,用細節(jié)換取畫面亮度。對于夜拍來說,看得見是第一位,其次才是細節(jié)。所以上面一組極端的環(huán)境下,iPhone 就抓瞎了(其實我的眼睛也看不到葫蘆),Zenfone 2 在弱光模式下就能較為清楚地拍出葫蘆,不過由于像素只有 300 萬,所以細節(jié)表現(xiàn)就不怎樣,但是看看 iPhone,人還是應該知足一些。如果,不是為了測試,這個時候其實應該是要開閃光燈的。
前一代 Zenfone 僅支持 3G,這對于發(fā)展迅猛的國內 4G 市場來說是一個遺憾,Zenfone 2 則因為英特爾的進步也支持聯(lián)通和移動 4G,在基帶芯片上,高通是當之無愧的領先者,那么采用了英特爾基帶的 Zenfone 2 會不會影響數(shù)據體驗呢?
數(shù)據這時候往往比較能說明問題,在同一張電話卡,同一地點,同一時段下,這里用 Zenfone 2 和小米 Note 頂配版進行移動 4G 網絡測速,其中小米 Note 頂配測速一次,結果為下行 18.07 Mbps,上行 3.56 Mbps。Zenfone 2 測速四次,結果為下行 14 Mbps 到 25 Mbps 之間,上行穩(wěn)定在 3 Mbps 左右。雖然樣本容量不大,而且網速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即使同一時段也有出入,不過可以看到使用英特爾基帶的 Zenfone 2 和使用高通基帶的小米 Note 頂配版之間并沒有太大差別。
在國內運營商網速沒有達到 cat 9 級別之前,Zenfone 2 的基帶芯片完全不影響使用,而等到了網速達到 cat 9 級別的時候,估計 Zenfone 都迭代到四五代了。
電池電量是另外一個很影響使用體驗的因素,在 PCMark 測試中,也順帶有電池工作時間測試,Zenfone 2 頂配版的時間是 6 小時 26 分,作為對比 LG G4 的時間是 6 小時 29 分,小米 Note 的時間也是 6 小時 26 分,華為 P8 的時間是 6 小時 02 分,HTC One M9 的時間是 5 小時 30 分。
這是跑分軟件得到的測試分數(shù),能基本反映一些問題,今年上半年這一批手機的續(xù)航能力都差不多。雖然外界認為英特爾的芯片總被認為能耗大,發(fā)熱高,事實上 Zenfone 2 的表現(xiàn)還可以,續(xù)航中規(guī)中矩,發(fā)熱可以接受,玩大型游戲會有溫熱感覺,日常輕度使用則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事實上,使用了驍龍 810 的索尼 Z3+(工程機)的發(fā)熱要嚴重得多。
個人的使用下,如果在平衡模式下,中度使用一天完全沒有問題,要是 4G 聯(lián)網玩大型游戲的話,3 個小時就出現(xiàn)低電量提醒。關閉數(shù)據待機一晚大概消耗 5% 的電量,在 Android 機中屬于平均水準。
我一直認為,快充技術是最被低估的一個功能,比如 OPPO 的 VOOC 閃充技術(5V 5A)可以在半個小時里給手機充到 75% 的電量,充 10 分鐘就能讓手機一天保持電話短信暢通,這對于經常忘記充電又要時常出門的人來說是一個福音。
Zenfone 2 也支持類似的閃充技術,在用配套充電器的時候,能夠以 9V 2A 的電壓和電流給手機充電,效率比 VOOC 閃充慢一點兒,大約是 40 分鐘充到 60%,相比于其他手機已經算是很不錯的表現(xiàn)了。
起來,其實我倒是更推薦 1699 的中配版,同樣能享受 4GB 的大內存,32 GB 的存儲和稍弱的處理器一般也夠用,在其他方面則沒有縮水,至于頂配版的話,最良心的地方我倒認為是 64GB 的大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