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一方人數(shù)眾多的共同訴訟,可以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fā)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必須經(jīng)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訴訟代表人也是共同訴訟人中的一員.
在國外民事訴訟理論中,必要共同訴訟又分為固有的必要共同訴訟和類似的必要共同訴訟。前者是指對作為訴訟標的的法律關系,各個共同訴訟人必須合一確定,并且各個共同訴訟人必須一同***或應訴當事人才能適格的必要共同訴訟。后者是指對作為訴訟標的的法律關系,各個共同訴訟人既可一同***或應訴,又可分別***或應訴,但一旦選擇一同***或應訴,法院對共同訴訟人的訴訟標的就必須合一確定的必要共同訴訟。
在我國民事訴訟理論中,并沒有固有的必要共同訴訟和類似的必要共同訴訟的區(qū)分,但按照訴訟標的的權利義務本身是共同的,還是形成訴訟標的的權利義務的原因是共同的,可將必要共同訴訟分為兩種基本類型。
權利義務共同型
在這類必要共同訴訟中,各共同訴訟人之間對于訴訟標的,原先就存在共同的權利義務。而各共同訴訟人之所以對訴訟標的原先就有共同的權利義務,是因為共同訴訟人之間本身就存在著權利義務的共同關系或連帶關系,但這種共同訴訟人之間的共同關系或連帶關系并不是因為同一事實或同一法律上的原因引起的。在訴訟實務中,常見的情況主要有這樣兩類:
(1)各共同訴訟人之間存在著權利義務共同關系,如合伙人對合伙財產(chǎn)的共同所有。
(2)各共同訴訟人之間存在著連帶債權或連帶債務,如承擔連帶保證責任的保證人與被保證的主債務人之間存在著連帶清償關系。
原因共同型
這類必要共同訴訟,是指共同訴訟人之間原本沒有共同的權利或義務,是因為后來發(fā)生了同一事實或法律上的原因,才使共同訴訟人之間具有了共同的權利或義務。最典型的例子是,數(shù)人共同致他人損害,他人向數(shù)個加害人要求損害賠償?shù)脑V訟。在損害發(fā)生前,數(shù)人間既沒有共同關系,也沒有連帶關系,只是因為發(fā)生了加害的事實,才使共同訴訟人之間具有了連帶關系。
共同訴訟一般是雙方當事人為兩個以上的主體。還有所訴訟的目標是相同的。才可能產(chǎn)生共同訴訟。法律規(guī)定了共同訴訟的法律實行范圍。
我國的訴訟代表人其實是為了簡化訴訟流程的一項重要的制度,此時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就應當注意相關的訴訟代表的具體的規(guī)定,以避免在出現(xiàn)多數(shù)原告的時候無法處理的情形。